面對學生行為問題,教師情緒管理DIY。

  • Post author:
  • Post category:生教組

教師手札 文/邱志鴻

  班上的小強患有過動症,上課時常會轉頭跟同學說話,教師制止他時,他也不理會,繼續說話;另一個自閉症學生則喜歡說黃色笑話,引起同學反彈,還出現跟老師大聲頂嘴的言行舉止。

  班上同時出現兩個有行為問題的特殊生時,教師該如何因應,才能兼顧其他同學的受教權益?

  當班上出現有行為問題的學生時,除了考驗教師的班級經營技巧外,在教學現場的教師本身更需要自我情緒管理。最近常發生師生間的衝突,除了學生本身過動或衝動的行為問題外,教師對學生的回應,更是引爆衝突或化解危機的關鍵。

 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,情緒是人對於外在環境所產生的心理反應,在情緒當下,問題難以解決。不光是學生,教師也需要管理自我情緒,才能冷靜面對學生的問題,也是教師很重要的「身教」。以下自我情緒管理的方法,提供教師參考:

情緒平復期

  1.察覺:先察覺自己的情緒,是否說話急促、手握拳頭,或有其他身心反應。每個人的情緒爆發點不同,可以多觀察記錄,了解自我。

  2.冷靜:讓升高的情緒冷靜下來,「深呼吸」是很好的方法。別急著回應或處理問題,讓自己的心情平穩,才能處理妥當。

  3.暫離:暫時離開現場,可以讓雙方情緒平復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,讓他自我反省,自己離開現場去喝口茶,等雙方情緒平穩後再進行處理。如果在教室,教師短暫離開時,記得請班級幹部或其他老師協助管理班級。

問題處理期

  1.對事不對人:面對問題,記得對事不對人。學生的問題並非針對你,而是他因為認知、情緒或生理因素,在環境中所產生的行為。教師在處理過程也要去除對學生的偏見,公平公正的處理問題,讓學生自己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,負起應有的責任,例如跟同學道歉、賠償。

  2.當下處理:把握問題發生的當下做處理,一方面可以達到教育效果,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問題的嚴重性。避免做錯誤歸因(例如:因為你之前常會打人,所以這次是你先打人),讓事情單純化,解決當下的問題。

  3.充分溝通:解決問題要達到教師、學生(或被害者、施暴者)和家長都滿意,所以需要做充分的溝通。例如班上同學打架,應該讓雙方家長都知道學校的規定和老師的立場,了解學生的狀況和事發原因,找出共識來解決。

後續教育期

  1.分析問題行為原因:每個行為問題發生,都是教育輔導介入的契機,所以針對學生的行為問題,可以透過「行為功能評量」,了解問題產生的前因後果,考量個體因素、外在環境和前事因素。

  2.以正向支持介入:針對學生的行為問題,以「正向行為支持」介入,擬訂行為支持計畫融入教學活動。例如,針對容易分心、愛說話的同學,可調整他到獨立坐位,並引導他要舉手發言,或給予上臺表現、受肯定的機會。

  3.善用機會教育:每個行為問題產生,對於班級來說都是很好的教育機會。例如針對喜歡說黃色笑話的同學,教師可以藉機引導全班討論兩性教育、互相尊重,推廣說好話、紳士淑女運動,透過同儕力量促進班級支持力量。

  情緒如同潮水,會潮起潮落,教師和家長是學生的導航者,應帶領學生度過情緒產生的波浪。面對學生行為問題,教師難免會引發情緒,能夠加以管理、冷靜處理問題,使危機成為轉機,必能讓教室裡有春天,見證學生成長的喜悅。